鄂州城。



    黄鹤楼!



    南朝祖冲之撰写的志怪小说《述异记》中,讲述有江陵人荀环在黄鹤楼遇见仙人驾鹤并与之交谈的故事,或许成为了黄鹤楼得名之由来。



    岳飞与秦桧,此时正在黄鹤楼之巅凭栏远眺。



    两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却因为朝政之事而交织在一起。



    两个似乎应该是有着深仇大恨的仇家,竟然相约同游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秦桧站立于黄鹤楼之上,望着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忽然想起了唐代崔颢创作的七言律诗《黄鹤楼》,不自觉的吟诵起来。



    此时的秦桧游览黄鹤楼还是处于游山玩水的心态,哪里还会想将此地认为乃是京湖前线。



    “鹏举,听闻你在临安时曾经写过一首满江红,似乎壮怀激烈。本相读完之后,亦觉得气势豪迈,只是似乎过于夸张而已。”



    秦桧毕竟是进士及第出身,文才自然是个中翘楚。



    但是文才再好的人,如果没有进取心,如果没有公德心,自然也写不出气势豪迈的文章和诗句。



    到头来因为自身格局不高,反而认为别人的过于夸张。



    “下官只是感同身受,有感而发罢了。至于气势是否过于夸张,见仁见智。至少下官认为,词中所述并无夸张,如若万事俱备,想要做到也并非难事!”



    岳飞自然知道秦桧是妥妥的求和派,这样的人哪里又会懂得自己诗词中的情感抒发。



    “哦?那本相倒要和你说道说道!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莫非臣子的功与名皆为尘土?莫非是鹏举的自诩清高?此乃对朝廷的大不敬!”



    岳飞的话激起了秦桧作为文人的自尊感,他想着凭借自己的文才借机羞辱一番。



    “下官并非清高,亦并非藐视功名。只是与山河破碎,重整河山相比,功名实在是微不足道。为将者,定要有收复河山之志,定要有保境安民之心。不然愧对于朝廷的功名!”



    岳飞见秦桧如此说,也不再顾忌太多,反而更多的是直抒胸臆。



    “没有功名何来收复河山之境遇?”



    在秦桧眼中,功名本来就只是可以利用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利用功名得到自己想要的。



    因此站在他的角度认为,没有功名连收复河山的机会都没有。此话虽然也不算完全错,但明显是过于功利。



    “位卑未敢忘忧国!下官自幼便被母亲教诲,并刺字精忠报国。为将者,身先士卒是报国,指挥千军亦是报国。胸怀报国之志,哪怕声无无功名,自有报国之道。”



    岳飞自幼便被教育精忠报国。



    因此在他的意识里,哪怕自己就是一个小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同样是在为国尽忠,而并不一定需要功名利禄。



    “如此说来,本相小瞧你了!只是你那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未免有些夸张过头。以眼下之局面,能够保全国体就已经异常艰难,还谈何踏破贺兰山。”



    “秦相此言差矣!想那金酋,不过弹丸之地,凭着勇武之力灭辽扫宋。想我大宋堂堂华夏,亿万之众,礼仪之邦,何惧这蛮夷鞑虏!只要我大宋上下一致,勠力同心,何愁金酋不灭?”



    岳飞义正严辞的说道。通过与秦桧的交谈,他已经明显感觉到此人已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秦桧本欲借着自己拿手的诗词想要羞辱岳飞,没想到却反被教训一番。



    毕竟是心胸狭隘之人,总想着不能白白被教训。



    只见他眼珠子一转说道:“既然鹏举如此有文采,不如借着这黄鹤楼,再赋词一首如何?”



    岳飞听完,便转头遥望着北方。



    北望着中原故地,心绪纷杂。



    金虏的铁骑已经踏破了河山,而北境的百姓依旧颠沛流离。



    不由得追忆起昔日大宋汴京城的繁华,再回望眼下鄂州前线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景象。



    岳飞一边思索着,一边来回施施而步。



    慢慢的心中似乎有了一些感觉,隐隐约约心中顿觉有诗!



    沉默良久,岳飞不禁慢慢的吟诵起来。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秦桧此时是一脸的愕然,竟然没想到岳飞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应景而吟诵出一首慷慨激昂的词。



    文中从“想当年”到“到而今”,从“何日”到“却归来”,由远及近的时间序列,自然是精妙之至。



    整首词气势恢宏,既有回望又有展望,特别是最后一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乃是点睛之笔。



    望着一脸错愕的秦桧,岳飞心中很是不屑,对方既然不是自己的知音,自然也很难体会词中的意境。



    可惜自己难得一首佳作,竟然是在此情此景,此人此地创作出来,真是颇具讽刺意味。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岳飞很是无奈,自然是无话可说。



    秦桧更是沉默不语,被如此振聋发聩,气势如虹的诗词震撼到了。



    真是造化弄人,回想起自己当初又何尝不是有一番报国之志。



    如果不是金人的掳掠,自己或许也是这大宋朝的一位忠臣。



    可惜自己再也回不去了,留给自己的或许就只剩下身后的千古骂名。



    此时此刻他竟然有些羡慕岳飞和赵鼎等人,他们可以为了理想而不顾一切。



    可以将功名视为尘土,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而自己终究只能成为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之辈。



    两人就这样沿着黄鹤楼的台阶一阶一阶的往下走着,没有任何言语交流,也没有任何眼神交换。



    岳飞觉得对方已是无药可救,秦桧觉得自己已是回头无岸。



    台阶一阶一阶的往下延伸,将来等待二人的注定是两条不同的路!



    喜欢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