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娱乐:与杨蜜胡戈组建公司 > 第163章 读书的好处
    第163章 读书的好处



    第一期之所以用《尚书》作为开篇,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承载了上古历史的文字,让大家一同看到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神舟大陆上,筚路蓝缕、创造文明,开天辟地的精彩故事。



    接下来,自然就是说了伏生传经的故事。



    李信则是作为一个虚拟人一般观看着这一切。



    李信可以看到这一切,但是别人看不到他,身在画面中,但是又游离之外。



    直到李信突然的发声,大家似乎才注意到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但是他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李信的衣服怎么和他们的不一样,穿着奇装异服。



    毕竟在古代可没有中山装,更没有纽扣。



    “皇帝陛下知道了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伏生高兴的说道。



    “先生!”李信沉稳的呼唤道。



    “你是?”



    哪怕是伏生看到李信这装扮,也是充满了惊讶。



    “晚生是来自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特来拜访!”



    李信的话音落下,伏生的学生们自然是又是惊讶不已,在那议论纷纷。



    听到有人说是来自两千年后,如何能相信。



    哪怕是21世纪,不要说是来自两千多年后,就是二年后都没人相信。



    “两千多年后?”伏生也是有些不相信,但实在是李信的装扮太奇怪了。



    而对伏生来说,他这一辈子最关心的就是‘书’,既然李信说是来自两千多年后。



    就询问其李信,那个时候大家读不读《书》。



    “读,我们后世尊称《书》为《尚书》。”



    “为何称为《尚书》。”伏生的弟子忍不住询问道。



    不用李信解释,伏生就说了起来。



    《书》是上古之书!



    “先生!特来请教《书》好在哪里?”李信询问道。



    “你们说,《书》好在哪里?”伏生反问自己的弟子。



    而弟子们则是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彼此对望一眼,非常默契的行了跪礼道:“愿听先生指教!”



    “请先生指教!”李信看看伏生的弟子,也是跟着说道。



    不过他是现代人,自然不可能和古人一样行跪礼,鞠躬抱拳表示尊重就行。



    “《书》我读了九十多年,这里面的好处我来告诉你们!”



    伏生开始说了起来,从他的小时候说起。



    李信也是和其他人跪坐在垫子上听着伏生讲述。



    毕竟要入乡随俗。



    说道《书》,首先就说道了《尧典》乃是《书》之开篇,尧舜禹这些在《书》中都有记载。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是记录在史书之中。



    大禹定九州,随山刊木,奠高山之川。



    “我从小就读《禹贡》,就知道它的好!”



    “我们从小也读大禹治水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李信接话说道。



    “大禹的好,不仅只是这些!”伏生接话道。



    “还有哪些?”李信好奇的询问道。



    “你看!”伏生说道。



    顺着伏生的眼睛的方向看去,那边的舞台帷幕拉开。



    随着帷幕被开启,就看到了舞台上身穿古装的人一排排的站好。



    大禹,叫做姒禹,黄帝之后,颛顼之孙。



    他的父亲叫做姒鲧,帝尧命其父亲治水九年不见其功。



    舜流放了他的父亲,又命令禹治水。



    禹怎么能不知道其中的艰难,但是洪水肆虐涂炭生灵,致饿殍千里,看到这些他如何不临危受命。



    大禹以十三年历尽磨难遍走华夏,访民间疾苦,与黎民同心。



    勘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大禹定九州了!”



    “大禹定九州了!”



    ……



    一声声高喊,是如此的嘹亮,振奋人心。



    华夏安定,九州初分。



    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冀州属于北方,有三个大省地域这么大。



    之所以说道冀州,就是因为黄河在冀州经过,那时候的黄河泛滥,特别是壶口险要。



    而大禹就采用了疏凿梁山,治理壶口和龙门,从而疏通黄河。



    而大禹的父亲用的是堵塞之法治水。



    堵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堵不如疏,也从这而来。



    所以大禹的父亲失败了,大禹的疏通之法成功。



    以百川为支流,让黄河纳百川而东流入海。



    那边的场景真的是振奋人心,伏生和李信也是看的感慨不已,大禹真的是为后世做出了杰出贡献。



    伏生:“黄河自此奔流而下,灌溉良田!”



    李信则是想到了一句诗词:“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原来是大禹治理了黄河,造福了周围百姓。



    冀州说完,就说起了兖(yan)州、青州、徐州、扬州……。



    感谢大禹的功绩。



    感谢华夏九州生民。



    感谢先辈们的努力。



    扬州的田地属于第九等,天下税赋分为九等,一等最高,九等最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到伏生的话,李信是非常的诧异。



    既然九等最差,证明当时的扬州田地肯定非常的贫瘠。



    “要知道扬州在今天那可是一等一的富裕,看来扬州人这几千年来挺努力!”李信不由的感慨着。



    “扬州后来很富裕吗?”伏生询问道,也有些不太相信。



    一个九等税赋之地,竟然变的非常富裕,那么靠着田地为生的人民,生活应该过的很好,伏生如何不激动。



    “现在的扬州,也就是江浙沪,那可是富得流油!哦,这个您不太懂,现在的扬州很富裕,比一等赋税之地还富有!”



    听到李信的话,伏生虽然诧异,但是很高兴。



    他自然是希望子孙后代生活可以更好。



    在伏生说完九州,另外一边的大禹也分说完了九州,四海会同。



    “愿我华夏民族自此生生不息!”



    “愿九州生民永世昌宁!”



    而这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后几句话,哪怕是做出了如此成就,还是一样的谦虚。



    为的就是九州百姓,为的是华夏民族。



    “列祖先贤,请受姒禹一拜!”



    “列祖先贤,请受伏生一拜!”



    “列祖先贤,请受晚辈一拜!”



    气氛到了这里,李信自然也是跟着跪下。



    其他时候可以不根据古代的礼仪来,但是这个跪拜列祖先贤的话,完全是有必要的。



    不信鬼神,但是要敬祖宗。



    喜欢娱乐:与杨蜜胡戈组建公司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娱乐:与杨蜜胡戈组建公司(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