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迷雾重重
离开东郊古宅后,宋逸的心情愈发沉重,真相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被一层更厚的迷雾所遮掩。郢都的街巷依旧繁华,可在他眼中,处处都透着诡异的气息,仿佛有一双双无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
他决定先从那位权势滔天的官员入手,然而,岁月悠悠,当年的官场早已物是人非,要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出与那官员相关的线索,谈何容易。宋逸每日穿梭于郢都的茶楼酒肆,侧耳倾听人们的闲聊,期望能捕捉到一丝有用的信息;他还频繁出入藏书阁,在堆积如山的古籍中艰难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记载。
一日,宋逸在一家老茶馆中听到几个老者谈论往事。其中一人说道:“想当年,郢都有位蔡大人,权势熏天,听说手段极为狠辣,不少人家都被他害得家破人亡。”宋逸心中一动,赶忙凑过去,恭敬地问道:“老丈,您说的这位蔡大人,可是多年前曾参与过一些产业纷争之事?”老者上下打量了宋逸一番,说道:“后生,你打听这个做甚?那蔡大人早已作古,不过他当年的恶行,郢都的老人们可都还记得。听说有一回,为了抢夺城南的一处田庄,他诬陷庄主人家犯了重罪,一夜之间,那家人就被抄家灭门了。”
宋逸心中涌起一阵激动,他觉得这个蔡大人很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他继续追问:“老丈,那您可知这蔡大人的府邸在何处?他可有后人在世?”老者摇摇头,“蔡大人失势后,府邸就被查封了,后来改成了什么工坊,至于他的后人,这么多年过去,谁也不清楚。”
宋逸谢过老者,离开茶馆后,径直前往当年蔡大人府邸所在之处。如今这里已变成了一座嘈杂的工坊,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货物,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宋逸向工坊的管事打听情况,管事一脸不耐烦地说:“我哪知道这里以前是谁的府邸,我来这儿做工的时候,就是个工坊了。你要问,去问那些老工匠,说不定他们知道。”
宋逸在工坊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老工匠听说宋逸的来意后,回忆道:“这地方以前确实是蔡大人的府邸,我年轻的时候还见过那宅子的气派模样。后来蔡大人倒台,宅子被封,几经转手就成了现在这样。不过,我听说蔡大人有个孙子,当年好像逃到了郢都西边的一个小村子里,具体是哪个村,我也不太清楚。”
宋逸如获至宝,他马不停蹄地赶往郢都西边。西边村落众多,他一家一家地打听,每到一个村子,就向村民们描述蔡大人的特征,询问是否有其后人在此居住。然而,一连找了好几个村子,都毫无收获。
这日,宋逸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屋稀稀落落,村民们大多淳朴憨厚。宋逸向一位正在村口晒谷的老汉打听情况,老汉听了他的描述后,沉思片刻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多年前,确实有个外乡人带着个孩子来到咱们村,听说是犯了什么事逃出来的。不过,那孩子长大后就离开了村子,再也没回来过。那外乡人前几年也去世了。”
宋逸心中一紧,忙问:“那您可知道那孩子去了哪里?他叫什么名字?”老汉挠挠头,“名字不太清楚,只记得大家都叫他小蔡。他走的时候说是去郢都谋生计,具体去了哪儿,真不知道。”
宋逸失望地离开村子,此时天色已晚,夜幕渐渐笼罩下来。他在路边找了个破庙暂时栖身。破庙中蛛网密布,弥漫着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宋逸坐在冰冷的地上,思绪纷乱。线索到这里又断了,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寻找蔡大人的后人,而郢都的危机却如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半夜,宋逸被一阵冷风吹醒,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借着月光,突然看到破庙的角落里有一个白色的身影。他瞬间清醒,惊恐地瞪大双眼,那身影竟与他之前见到的婉娘极为相似。只见那身影缓缓向他靠近,每走一步,都仿佛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宋逸想要逃跑,却发现双腿发软,动弹不得。
就在那身影快要靠近他时,宋逸看清了对方的面容,竟是一个陌生的女子。女子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哀伤。“你是谁?为何在此?”宋逸鼓起勇气问道。女子并未回答,只是缓缓开口,声音如泣如诉:“冤屈未雪,亡魂难安,莫要放弃,真相在……”话未说完,女子的身影渐渐消散,只留下宋逸呆呆地坐在原地,心中充满了疑惑。
天一亮,宋逸便离开破庙,继续踏上寻找之路。他反复思索着女子的话,“真相在……”在何处?他毫无头绪。此时,他已在郢都西边的村落间奔波了多日,干粮即将用尽,身体也疲惫不堪,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回到郢都后,宋逸决定从蔡大人当年的政敌入手。他四处打听,得知当年有一位与蔡大人针锋相对的官员,名叫孙正。孙正为人正直,曾多次弹劾蔡大人,却因蔡大人权势过大,未能成功。后来蔡大人倒台,孙正也因年迈辞官回乡。
宋逸费了一番周折,找到了孙正的府邸。府邸大门紧闭,显得十分冷清。宋逸敲响大门,许久,一位老仆人打开门,满脸警惕地看着他。宋逸说明来意,老仆人犹豫片刻,将他引进府中。
在客厅里,宋逸见到了孙正。孙正已年逾古稀,头发全白,脸上皱纹纵横,但眼神依旧犀利。宋逸向他行礼后,将婉娘的事情以及自己寻找蔡大人后人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孙正听后,长叹一声:“当年蔡大人的恶行,我都看在眼里,却无力阻止。如今你为了郢都百姓,四处奔波,这份勇气令人敬佩。”
宋逸忙问:“孙大人,您可知道蔡大人后人的下落?或者当年他诬陷他人的具体证据?”孙正沉思片刻,说:“我虽没有直接证据,但我曾听闻蔡大人有一本手札,上面记录了他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若能找到这本手札,或许能揭开真相。当年蔡大人倒台后,这本手札就不知所踪,说不定被他的后人带走了。”
宋逸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谢过孙正,离开府邸后,再次陷入了对蔡大人后人下落的苦苦追寻之中。郢都的大街小巷,他都找遍了,却依旧毫无头绪。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郢都的诡异现象愈发频繁,百姓们人心惶惶,宋逸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可真相却仍如迷雾般,难以捉摸。
喜欢深夜禁忌手记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深夜禁忌手记(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离开东郊古宅后,宋逸的心情愈发沉重,真相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被一层更厚的迷雾所遮掩。郢都的街巷依旧繁华,可在他眼中,处处都透着诡异的气息,仿佛有一双双无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
他决定先从那位权势滔天的官员入手,然而,岁月悠悠,当年的官场早已物是人非,要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出与那官员相关的线索,谈何容易。宋逸每日穿梭于郢都的茶楼酒肆,侧耳倾听人们的闲聊,期望能捕捉到一丝有用的信息;他还频繁出入藏书阁,在堆积如山的古籍中艰难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记载。
一日,宋逸在一家老茶馆中听到几个老者谈论往事。其中一人说道:“想当年,郢都有位蔡大人,权势熏天,听说手段极为狠辣,不少人家都被他害得家破人亡。”宋逸心中一动,赶忙凑过去,恭敬地问道:“老丈,您说的这位蔡大人,可是多年前曾参与过一些产业纷争之事?”老者上下打量了宋逸一番,说道:“后生,你打听这个做甚?那蔡大人早已作古,不过他当年的恶行,郢都的老人们可都还记得。听说有一回,为了抢夺城南的一处田庄,他诬陷庄主人家犯了重罪,一夜之间,那家人就被抄家灭门了。”
宋逸心中涌起一阵激动,他觉得这个蔡大人很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他继续追问:“老丈,那您可知这蔡大人的府邸在何处?他可有后人在世?”老者摇摇头,“蔡大人失势后,府邸就被查封了,后来改成了什么工坊,至于他的后人,这么多年过去,谁也不清楚。”
宋逸谢过老者,离开茶馆后,径直前往当年蔡大人府邸所在之处。如今这里已变成了一座嘈杂的工坊,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货物,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宋逸向工坊的管事打听情况,管事一脸不耐烦地说:“我哪知道这里以前是谁的府邸,我来这儿做工的时候,就是个工坊了。你要问,去问那些老工匠,说不定他们知道。”
宋逸在工坊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老工匠听说宋逸的来意后,回忆道:“这地方以前确实是蔡大人的府邸,我年轻的时候还见过那宅子的气派模样。后来蔡大人倒台,宅子被封,几经转手就成了现在这样。不过,我听说蔡大人有个孙子,当年好像逃到了郢都西边的一个小村子里,具体是哪个村,我也不太清楚。”
宋逸如获至宝,他马不停蹄地赶往郢都西边。西边村落众多,他一家一家地打听,每到一个村子,就向村民们描述蔡大人的特征,询问是否有其后人在此居住。然而,一连找了好几个村子,都毫无收获。
这日,宋逸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屋稀稀落落,村民们大多淳朴憨厚。宋逸向一位正在村口晒谷的老汉打听情况,老汉听了他的描述后,沉思片刻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多年前,确实有个外乡人带着个孩子来到咱们村,听说是犯了什么事逃出来的。不过,那孩子长大后就离开了村子,再也没回来过。那外乡人前几年也去世了。”
宋逸心中一紧,忙问:“那您可知道那孩子去了哪里?他叫什么名字?”老汉挠挠头,“名字不太清楚,只记得大家都叫他小蔡。他走的时候说是去郢都谋生计,具体去了哪儿,真不知道。”
宋逸失望地离开村子,此时天色已晚,夜幕渐渐笼罩下来。他在路边找了个破庙暂时栖身。破庙中蛛网密布,弥漫着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宋逸坐在冰冷的地上,思绪纷乱。线索到这里又断了,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寻找蔡大人的后人,而郢都的危机却如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半夜,宋逸被一阵冷风吹醒,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借着月光,突然看到破庙的角落里有一个白色的身影。他瞬间清醒,惊恐地瞪大双眼,那身影竟与他之前见到的婉娘极为相似。只见那身影缓缓向他靠近,每走一步,都仿佛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宋逸想要逃跑,却发现双腿发软,动弹不得。
就在那身影快要靠近他时,宋逸看清了对方的面容,竟是一个陌生的女子。女子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哀伤。“你是谁?为何在此?”宋逸鼓起勇气问道。女子并未回答,只是缓缓开口,声音如泣如诉:“冤屈未雪,亡魂难安,莫要放弃,真相在……”话未说完,女子的身影渐渐消散,只留下宋逸呆呆地坐在原地,心中充满了疑惑。
天一亮,宋逸便离开破庙,继续踏上寻找之路。他反复思索着女子的话,“真相在……”在何处?他毫无头绪。此时,他已在郢都西边的村落间奔波了多日,干粮即将用尽,身体也疲惫不堪,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回到郢都后,宋逸决定从蔡大人当年的政敌入手。他四处打听,得知当年有一位与蔡大人针锋相对的官员,名叫孙正。孙正为人正直,曾多次弹劾蔡大人,却因蔡大人权势过大,未能成功。后来蔡大人倒台,孙正也因年迈辞官回乡。
宋逸费了一番周折,找到了孙正的府邸。府邸大门紧闭,显得十分冷清。宋逸敲响大门,许久,一位老仆人打开门,满脸警惕地看着他。宋逸说明来意,老仆人犹豫片刻,将他引进府中。
在客厅里,宋逸见到了孙正。孙正已年逾古稀,头发全白,脸上皱纹纵横,但眼神依旧犀利。宋逸向他行礼后,将婉娘的事情以及自己寻找蔡大人后人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孙正听后,长叹一声:“当年蔡大人的恶行,我都看在眼里,却无力阻止。如今你为了郢都百姓,四处奔波,这份勇气令人敬佩。”
宋逸忙问:“孙大人,您可知道蔡大人后人的下落?或者当年他诬陷他人的具体证据?”孙正沉思片刻,说:“我虽没有直接证据,但我曾听闻蔡大人有一本手札,上面记录了他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若能找到这本手札,或许能揭开真相。当年蔡大人倒台后,这本手札就不知所踪,说不定被他的后人带走了。”
宋逸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谢过孙正,离开府邸后,再次陷入了对蔡大人后人下落的苦苦追寻之中。郢都的大街小巷,他都找遍了,却依旧毫无头绪。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郢都的诡异现象愈发频繁,百姓们人心惶惶,宋逸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可真相却仍如迷雾般,难以捉摸。
喜欢深夜禁忌手记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深夜禁忌手记(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