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明一家人 > 38-40
    第38章 宫变 我是大明太子朱厚照,速速救命,……

    “夫人, 您说、若是宫中真有变故,那会是何人所为呢?”

    这范围可就太大了。

    张宛说:“我哪知道是什么人,不过利高者疑。”

    利高者疑, 多么朴素的逻辑观。

    所以,高澄受禅之前莫名给厨子砍了, 大家都怀疑高洋。

    所以,赵匡胤万岁殿离奇逝世, 赵光义“刀光斧影”给人说了上千年。

    也不是说你们都是板上钉钉的真凶了, 但大家都深度怀疑你,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有些话,赵小照在、这不太好说。

    许呈在, 其实也不太好说。

    别看许呈已经上班了, 人家才十几岁呢, 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可不是每一个人的十几岁, 都能干到汪直那个水平的。

    汪直那完全属于神级剧本在手了。

    不过赵小照和许呈都不在的时候,汪直这张嘴就厉害多了。

    “您的意思是,兴王殿下?”

    成化帝的万贵妃善妒之名远扬, 导致大家都以为朱见深和朱佑一样, 没几个儿子。

    其实人家能生的很,儿子尤其多。

    前面两个皇子早夭,尤其是万贵妃所生的长子夭折, 让朱见深和万贵妃十分痛心。

    朱佑是第三子,亲妈纪妃死的早。

    第四子朱祐杬则是贵妃邵氏所生。

    邵妃很得明宪宗宠爱,一共生了三个儿子,朱祐杬是她的长子,吃了排序上的亏。

    明宪宗一直看太子朱佑不顺眼。

    大概觉得太子软弱、有些“子不类父”吧。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朱佑这个所谓比肩汉文帝、宋仁宗的明君,还不是文臣吹捧起来的。

    他爹辛辛苦苦打压文臣, 到了他这边、全都给他废了。

    想当年,汉宣帝刘询也觉得太子刘奭太过于单纯,子不类父,不能继承大统。

    ——“乱我家者,太子也。”

    不就是骂刘奭是个败家子呗。

    不过,好歹刘奭是他心爱的妻子许平君所生。

    在民间,青梅竹马、结发为夫妻的爱人。

    爱妻生的第一个孩子,他们是真正的一家三口,那样的日子、那样市井的生活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故剑情深,从他的妻子、到他的皇后。

    从他的儿子,到他们的太子。

    可惜,宫墙冰冷、许平君终究留在了年轻的时候,再也不会老了。

    他有了别的妃嫔、别的儿子,可他们只是他的皇子。

    所以,刘病已大概还是终究不忍心废了他,觉得到了九泉之下没法跟许平君交代。

    朱佑可就不一样了。

    他又不是万贵妃生的,朱见深根本都不正瞧看他。

    所以,为了给废太子铺路,朱见深进封邵氏为贵妃,想

    立自己钟爱的四儿子兴王为太子。

    不过众所周知,明朝的皇帝,立太子的事由不得你做主。

    这不是你的家世,这是国事。

    这一点上,朱见深和他孙子的孙子朱翊钧,还是颇有些共同语言的。

    明朝的太子没有外戚撑腰,但大臣们挺他啊。

    而大臣之所以都愿意为了太子惹皇帝不痛快,封建礼法还只是表面,提前站队也只是一方面。

    更深层的原因是——皇帝,今日您敢废了太子,明天您还敢做什么、那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必须绝了您这个念头不可!

    所以,朱见深最终还是没成功。

    朱佑当了皇帝,兴王当了藩王。

    ——谁让你投胎晚了一步呢。

    可大概连朱见深自己都没有想到。

    皇位最终还是传给了他的四儿子这一支。

    再过十几年,正德二年八月初十,朱厚熜就在兴王府出生。

    再过十几年,日后让满朝文武闻风丧胆的朱厚熜、就回京继承皇位啦!

    “确实。”汪直说,“若是陛下和太子……那自然是兴王。”

    兴王如今才十八岁。

    成化二十三年受封,应该在今年就要到他的封地、湖广安陆州就藩了。

    不过,因为他亲妈邵贵妃生病了。

    这母子俩感情不错,皇帝特许他在京中多留一些时日。

    皇位,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如果朱佑和朱厚照都挂了,朱祐杬确实就是顺位继承人。

    对于这位兴王,汪直还是有些印象的。

    毕竟是他主子朱见深的心头肉啊。

    不过,这至少也是这位主子六岁之前的事了。

    “兴王殿下,不像是这种人……”

    三岁看老,太神乎其神了。

    三岁的时候,都不知道他们能否顺利长大,谁能最后继承大统。

    张宛说:“我看你也不像杀人如麻的。”

    “夫人。”汪直真诚地说,“臣并没有杀人如麻。”

    杀人是杀人,并不如麻。

    张宛:……我信你个鬼……

    历史上对于这一位兴王的记载也不多。

    如果不是生了一个大好儿,他也就是大明那群圈养的众多藩王之一。

    可是作为朱见深的儿子、朱厚熜的爹。

    说是个省油的灯、你信么?

    而且,邵妃还活着呢。

    现在还活着,且会一直活很久。

    历史上,她一直活到大孙子朱厚熜回京继承皇位,给她封了太皇太后。

    你说说,这谁能想到呢。

    成化一朝的大明后宫,居然是她笑到了最后。

    “陛下的后宫虽然消停……”

    不光是消停,她这一出宫,就等于是无了。

    “可是……”

    先帝的后宫可不消停啊。

    *

    回到京城,已经是腊月二十一了,大寒。

    大寒在岁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但是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一般这段时间,大家都休息了,会除旧迎新、会祭灶、会制作腊味,期盼明年的美好。

    “好冷啊。”

    赵小照抱着一个烤红薯,都舍不得吃,只顾着暖手。

    “好冷啊……”

    许呈不能出去,因为这是他的地界,认识他的人太多了。

    汪直回来,直接就报告了一个重磅消息。

    “李广死了。”

    许呈:“啊?!”

    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的顶顶顶顶头上司,死了?!

    “完了”两个字,他已经说倦了。

    “怎么死的?”

    “自裁。”

    “自裁,还是被自裁?”

    这个,汪直就没法回答了,只有李广自己知道了。

    “什么原因?”

    “说是朝臣弹劾。”

    “还有呢?”

    朝臣对李广的弹劾,那多了去了。

    要是只要有弹劾,就把人杀了,那大明官场、宫里宫外保证一个不剩。

    “听说,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是了,太皇太后,朱厚照的曾祖母、朱佑的亲奶奶、朱见深的亲妈、朱祁镇的贵妃——周太皇太后还活着呢。

    这辈分压下来,张宛给她洗脚都不配。

    周太皇太后说——“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

    ——这一天天的,就是李广不消停,惹出来的祸事。

    “那陛下呢?”

    汪直摇头:“只知道陛下病了,许多日不上早朝了。”

    其实这段时间,皇帝一直没上早朝。

    这可把那群低级京官给乐死了,不用在大冬天赶早四了。

    所以,皇帝究竟是从哪一天从懒得上朝、变成了病的不能上朝,这就说不清了。

    张宛指了指自己:“就没人说皇后和太子?”

    他们两个大活人,就没人关心?

    不过,她一想,怎么没人关心呢。

    人家在南京,不是一把火、热情欢迎你们了么。

    张宛想,要是我就这么回宫,他们难道会把我怎么样?

    总不能像对李广那样,直接就让她“被自裁”了吧。

    不过外头说起来,那一定是“病逝”。

    他俩都挂了,赵小照也是在劫难逃。

    这一家三口都没了,可不是被“吃绝户”了呗。

    这还是好在明朝已经没有殉葬了,不然她八成就会被“自愿”殉葬,当个贞洁烈女。

    毕竟是一夫一妻,皇帝没有别的妾室,只能让她这个唯一的大老婆顶上了。

    你不殉谁殉呢,反正你俩琴瑟和鸣,就该是生同寝死同穴。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合理。

    此时,张宛突然想起一家来。

    不是别家,就是她自己家,老张家。

    “寿宁侯家有消息吗?”

    话一出口,她就捂着脸。

    要命,张家不是被他们弄到京郊么,果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虽然张家兄弟没一个好东西,但照原来的、张家兄弟在锦衣卫有个职务,现在说不定还能指望一下。

    结果……

    ——你说说,你们兄弟俩要是消停些,大家都好过。

    ——现在好了吧,要是他们被人给弄了,你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唉,好歹夫妻一场。”

    张宛脸色难得现出一抹狠色。

    当日,赵鸣给她枪,主要是显摆,其次是让她防身的。

    没想到现在果真派上用场了。

    话不多说就是干。

    她一拍桌子:“我就拿着枪冲进紫禁城,干他们个人仰马翻。”

    作为穿越者同盟,作为赵小照的亲爹。

    作为她法律上要共富贵、道德上要同甘苦的老公。

    “赵鸣啊赵鸣,这时候也就只有我才能救你了。”

    倒也不是完全因为夫妻一场。

    毕竟,就算现在她想要割席断交,那也是真的来不及了。

    一条绳上的蚂蚱啊。

    她立刻回去拿起枪,就要来一波大了。

    看着她视死如归的表情,汪直赶紧说:“殿下,不至于如此……”

    还没到这个地步。

    “真的?”张宛停住了,“那你说怎么办?”

    “殿下大概不太清楚,臣除在西厂任职之外,还统领御马监。”

    御马监?

    跟弼马温差不多?管马的?

    大家都知道司礼监,大明大名鼎鼎,里头的太监各个牛逼哄哄的。

    但其实司礼监只是明朝二十四衙门中的一个。

    二十四衙门是伺奉皇帝及皇室的机构,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

    其实二十四衙门并非宦官体制,其主官也无硬性规定必用宦官。

    不过因多派宦官掌职,大家都以为如此了。

    司礼监的太监贴身侍奉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算是领导的大秘,自然是二十四衙门中的第一等。

    御马监不大为后世所了解,其实论起重要性来,它不必司礼监差。

    因为,它掌兵。

    掌兵的,他就是硬气。

    御马监执掌一支禁兵,叫“羽林三千户所”。

    这支禁军的定额是六千五百人。

    但实际上常年不少于两万人,正德时期更是多达四万人。

    要知道,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可只有八百府兵。

    四万人,都不用真打,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淹死你。

    “你离京十二年,还能调动的了御马监?”

    难道还真是那句话——我不在江湖、江湖上仍有我的传说。

    “如今御马监的掌印太监,是臣曾经的手下。”

    “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这倒不可能。”

    小事好办,可调兵这么大的事,稍有差池,满门都不够斩的。

    “他不一定听我,但他一定忠于陛下。”

    “就是啊,陛下他……”

    关键就在于,赵鸣现在联系不上啊,又没有手机。

    就算有手机、这里也没有信号。

    别的信物呢?

    早知道,当时就该让赵鸣把那玉玺给她。

    “等等。”

    张宛灵机一动,“没有玉玺,可有太子印章啊。”

    虽然三岁的小孩用不着这玩意儿,但朱厚照册封太子后,确实有印的。

    这印她随身带着,正给赵小照玩呢。

    她立刻拎着儿子,上下一抖,果然把太子的玺印给抖了出来。

    关于这个事,她着实没有经验,流程上两眼一抓黑。

    搜肠刮肚一番后,说:“要不要写个衣带诏?还是血诏?”

    赵小照茫然:“妈妈,写什么?”

    “写,救命!”

    ——我是大明太子朱厚照,速速救命,事成之后,国库和你对半分……

    *

    几千年来,有四种功劳是所有朝代所有臣子都梦寐以求的。

    定鼎之功、从龙之功、拓土之功、灭国之功。

    灭国,说真的,太难了,这也不是五胡十六国,没有那么多的国可以让你灭。

    拓土,也非一日之功。

    定鼎,这都是命啊,没有生在乱世、追随上明主,想也不敢想。

    从龙,这不就来了么。

    汪直拍了拍许呈的肩膀:“你小子运气不错。”

    许呈:……你不是开玩笑的吧……

    “自古富贵险中求。”

    从龙啊,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的。

    更何况这太平盛世,龙、都是生下来就是龙,想从他的人多了去了,能从漠河排到三亚。

    你算老几,轮的上你么。

    赶上一次,三代就稳了。

    汪直突然想起了贵妃。

    她四岁入宫,十八岁时去服侍先帝,当时先帝才不过一岁而已。

    后来土木堡之变,先帝在宫中的境况也不必多说,但贵妃一直以侍女的身份陪着他,直到先帝登基即位。

    表面上是主仆,其实同亲人无异。

    先帝自小没有和母亲一同生活,只有万氏一直在身边照顾。

    如果贵妃是男子,那就是妥妥的从龙之功,在前朝足可以封侯拜相。

    可只因她是女子,所以那些都给不了。

    先帝只能给她皇贵妃,最多给她皇贵妃。

    这已经是委屈了,可朝臣还是觉得她不配。

    大概是觉得,女子不配“从龙”吧。

    “可是……”许呈欲哭无泪,“我只是想正经过日子啊……”

    他也没想过要飞黄腾达,更没想过要腾到这种地步。

    “想不想的,已经由不得你了。”

    其实一开始,汪直真的怀疑过许呈。

    毕竟对手放火精准,难说没有内奸。

    但这许呈又实在愚蠢,也不够格做内奸。

    汪直说:“日后,西厂是我、东厂是你,你我就是陛下和太子的左膀右臂。”

    此时还没有“画大饼”这个词,但许呈真的完全能理解这三个字的意思。

    他和几百年后的社畜们,在这一刻穿越时空共鸣了。

    算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说吧。”他咽了下口水,“要我做什么。”

    赵小照不知道从哪儿蹦出来了。

    他上辈子大概是个猴子,攀爬能力特别强,一下子就吊住了许呈的脖子。

    本来许呈就在高度紧张之中,被他这么一搞,差点儿心病发作直接归西。

    “你们说什么呢,要我做什么吗?”

    许呈哪里敢吱声。

    汪直依旧保持微笑:“少爷,如果有安排,夫人自然会吩咐您的。”

    赵小照歪着脑袋说:“我妈跟我说,最近两天要带我去玩一个大型剧本杀。嗯,说不定其中还有密室逃脱。”

    “什么是剧本杀?”

    赵小照鄙夷:“剧本杀都不知道,你们也太土了吧。”

    ——你们平常还有点儿娱乐活动不?

    张宛确实很认真地对儿子说:“赵小照,在剧本里,你老爹被人给抓了。”

    “啊?”赵小照夸张地说,“什么坏人,我突突了他。”

    他才三岁,因为穿越的原因吧,大概有点儿神经错乱,前言不搭后语的,都可以理解。

    张宛真心希望,这件事他们能赢,而且是兵不血刃的赢。

    一切回归正轨,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她心里也明白,不太可能。

    会见血的,多少而已。

    一个三岁的孩子,从他们那个时代的要求来看,见识到真的血腥、真的太残忍了。

    赵小照口里的“突突”,不过就是小男孩的电子枪,闪闪发光那种。

    他有时候半夜睡觉自己醒了,就拿起自己心爱的宝贝,给床上呼呼大睡的他俩给突突了。

    张宛:……睡着睡着,怎么就到缅甸了……

    赵鸣:……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要受这种苦……

    “别看他枪是假的。”她说,“要突突咱俩的心情,那可是真的。”

    因为这玩具枪“突突”的声音实在太响了,还五颜六色到处乱闪。

    半夜里给他俩差点儿吓得半身不遂。

    她和赵鸣烦死了,两人一合计——“把这突突丢水里泡泡?”

    果然,对付小照这种兔崽子,就是要出奇招。

    从水里拿出来果然不响了,这下可算是消停了,再不敢买这种有动静的给赵小照。

    可是……

    张宛看着自己手中真的枪,再看赵小照。

    往事已经不可追忆了。

    在这里,别说火铳了,刀剑箭、哪怕是棍子,都是真的会死人的。

    她摸了摸赵小照的头,到底是亲妈啊,还是心疼儿子的。

    人家穿越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们倒好,一人倒霉,三人遭殃。

    她仔细看看儿子的系统,还能不能翻出什么有用的。

    现在,什么令人闻风丧胆啥啥的都不提了,先保住他们一家三口的命再说吧。

    “妈妈,你找什么呢?”

    “哈利波特的隐身衣。”

    东方的巫术不太够,得看看西方的魔法了。

    张宛叹气:“李广怎么就死了呢?”

    他确实不是个好东西,早已有取死之道,可是……

    打狗也得看主人,当年弄汪直,还不过只是个贬谪。

    也是先帝强硬,所以汪直留了一条命。

    哎,如今弄李广,竟然直接就弄死了?!

    赵鸣啊赵鸣,你看看,这就是差距啊。

    *

    虽然李广确实恶贯满盈,和张家兄弟也是一丘之貉。

    不过,赵鸣真的没有想让他,也没打算让别人弄死他。

    “这是什么?”

    “陛下,是《问刑条例》。”

    大明人,都知道《大明律》。

    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教训制定而成的。

    主旨就六个字——治乱世、用重典!

    严刑峻法,以除贪贿!

    老朱的手段,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按《大明律》,贪污八十贯、就是死刑。

    至于怎么死,朱元璋还玩出了个花样,叫做“剥皮揎草”。

    顾名思义,是把犯人的人皮剥下来,且要完整,不然没办法进行下一步。

    完整的人皮剥下来后才能做成袋状,在里面填充稻草,然后悬挂示众。

    路人:………

    当然,这“剥皮揎草”最后有没有真的施行、施行了多少次,不好说。

    就像也不可能真的贪污八十贯就全都砍头了,那大明岂不是没官了。

    把大明所有官员,都拉到一处

    统统枪毙,也许有被冤枉的。

    但如果只枪毙一半,但一定有众多漏网之鱼。

    不过,朱元璋死后,这条法律不说一纸空文,也确实很少被执行。

    可一纸空文,总归也是文。

    大明律,总归是一把悬在贪官污吏头上的利刃、闪闪发光。

    偶尔有海瑞这种死脑筋要给你来硬的,想要给你上上国法的时候,至少也有个依据不是。

    不过,老朱虽然不喜欢与时俱进,但律法总归是要修订的。

    毕竟,治乱世、用重典。

    那如今是盛世太平,天子自然要宽容待下,不好老是去剥人家的人皮到处悬挂。

    《大明律》、祖宗之法不能动,但可以搞一些补充条款,就是条例。

    明中期后,条例数量越来越多,不乏前后混杂矛盾,需要整理修订。

    朱佑上台不久,这项工作就开始了。

    这是一项大工程,功在当代,至少也能利一段时间。

    这好几年也整理修订了好几百条,估摸着再有那么三五年,就能颁行天下了。

    赵鸣不是搞法律的,看这些头疼,之前都暂且放在一边,只一心一意忙他的大业。

    今日偶然看了一条,却是来劲儿了。

    “这什么意思?!”

    贪污罪的最高刑罚本是死刑,这修订版直接改为了“发附近卫所充军”。

    这不是说所有贪污犯都能发出去充军,而是说“最高”刑罚就是充军。

    “没想到大明这么有人文精神。”

    经济犯罪都不判死刑的。

    用不了多久,杀人也不用砍头了。

    再往后,造反也不过如此。

    赵鸣看着手边的宝贝儿,他搓出来十几只枪,说不飘的忘乎所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威慑力啊。

    现在的大明,他不就是三体人么。

    至少也是个低配版的三体人。

    “一刻也等不得了。”

    赵鸣想,老子非要把“水滴”拉出来显摆显摆。

    *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四个字——秋后问斩。

    “秋分啊,刚刚过了,很好很好……”

    秋风萧瑟,黄叶满天飞,是杀人的好时候,是砍头的好时候。

    赵鸣说:“现在牢里都关的些什么犯人,整理一个EX……表出来,朕亲自看看。”

    三天后,朝中大员都收到通知。

    说皇帝勾了十几个死刑犯,要亲自去监斩,让他们一起去。

    “监斩,关我们什么事?关皇帝什么事?”

    而且,砍头不是多在午门吗?

    去西郊算什么回事?

    “陛下说了,车接车送,一个都不准请假。”

    凡有无故有故缺席者,大名贴在宫门口警告一个月。

    就算赵鸣再蠢,也不可能看不出来。

    就算是奏疏,就算是只署一个名字的奏疏,后面也不会是只有他一个人。

    只是这个人被推到前台而已。

    《大明律》的补充修订,也不光是礼部、大理寺、都察院等等,所有的官员都是大明的官员。

    贪官免死,这就是给他们一人一块免死金牌。

    什么“发附近卫所充军”,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了。

    后面还有,把花钱赎罪的范围扩大了几乎不受限制的地步。

    ——不分笞、杖、徒、流、杂犯死罪,俱令运炭、运砖、纳料、纳米等项赎罪。

    怎么,大明已经穷到这个地步了么?

    这是刑部大理寺吗?

    这分明就是银行。

    先是花钱赎罪,然后就可以卖官鬻爵。

    有权的人为所欲为,有钱的人也为所欲为。

    而有权的人也有钱,有钱的人也弄到权,权钱交易、官商勾结。

    我大明还有律法吗?!

    弘治一朝的朝廷大员,表面上名声都不错。但民间早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

    要论起讽刺的艺术,还是得看老百姓。

    所谓的“纸糊三阁老”,就是之前刘吉、万安、刘珝三个内阁大学士。

    屁用没有、百事不为,身在其位、不谋其政。

    虽然现在内阁换了新人,但风气丝毫没有变化。

    大道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天天给你上高帽子,正经事一件不干。

    不过在赵鸣看来,他们也并非真的“无为而治”。

    你瞧关于切身利益的事,他们这不是挺上心的、蹦跶的挺欢的么。

    “非得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不可。”

    前两日,赵鸣自己先用靶试了试。

    一开始还以为是这把铳不行,后来才发现是他这个人的水平不行。

    赵鸣:……

    “陛下,射这靶子没什么意思,还是寻一些野兔活物来的好。”

    赵鸣没敢说,其实他根本不敢打活的,更别说人了。

    杀鱼他都不敢,杀鸡就更不用说了。

    就连给活虾丢进锅里,他都觉得有些过于残忍了。

    “老婆,人家怕怕。”

    “你儿子都敢徒手抓鱼,你怕这?”

    “他那是还太小,不懂……赵小照,你把什么扔在我身上了?啊啊啊!”

    张宛:……你还能不能有点儿用处……

    所以,他只敢在游戏里为所欲为。

    “其实,我是个好人。”

    他真的是一个纯纯的好人。

    只是,皇帝这个职业,要求多多。

    你得有文韬、还要有武略。

    心眼儿要多、心理素质要好、脸皮要厚,得是个十全人才,最好是个政治机器。

    但唯独不需要是一个好人。

    明孝宗朱佑应该也算是个好人吧,所以他这皇帝当的就稀松平常了。

    好在他开创了另外一条——一夫一妻

    在这个赛道上,他确实是无人能及、青史大大留名了。

    赵鸣把枪丢给身边的太监。

    太监哆哆嗦嗦的接过去,仿佛在接着烧火棍,他们是真的挺怕这东西的。

    据说,这玩意儿不太靠谱、太不靠谱了,跟刀剑还不一样。

    刀剑如果使不好,还能把自己给捅伤了呢。

    这玩意儿要是突然就“砰”炸了,这可怎么办啊?!

    而且,咱们皇帝居然还挺喜欢摆弄这个的。

    你说说,人家君子都不立于危墙之下,咱们天子千金之躯反倒是……

    啊啊啊,这万一有个什么好歹……他们岂不是跟着一起人头落地……

    祖宗,您以前也不喜欢这些啊。

    “陛下……”

    “别说了,朕不想听。”

    万一有好歹,那又怎么样。

    不就是,他赵鸣成了上下五千年第一个被炸弹炸死的皇帝了呗。

    反正也是第一。

    若不能流芳百世,若也不能遗臭万年,那选个奇特的死法,也成。

    第39章 小开杀戒 赵鸣管杀管埋

    西郊

    既然皇帝一声令下, 虽然要求古里古怪的,但大家也不得不从。

    陆陆续续,朝中大员都来的差不多了。

    丘濬四下下看了看。

    吏部尚书耿裕、户部尚书叶淇、礼部尚书倪岳、兵部尚书马文升、刑部尚书白昂、工部尚书刘璋, 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基本上各个部门的一把手,不说全部到位, 也算是来的七七八八了。

    自从那次莫名其妙的丹药事件过后,别说同僚们了, 丘濬自己看自己、都觉得有点毛毛的。

    什么意思?

    “皇帝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说他快死了吗?

    当然, 他已经七老八十了。

    他也不磕丹药,他不信那个,所以什么时候归天都属正常。没有人能长生不死。

    可既然皇帝说他要死了, 那能不能先把老臣告老还乡的奏书给批了?

    “陛下呢?”

    从古至今只有下属等领导的, 哪有领导来等下属的。

    说来, 陛下登基如今也已经有七年了, 不是初出茅庐的少年的。

    之前的六年,一直是稳稳当当的。

    大臣们上疏,让他约束一下内侍。

    他二话不说、

    就约束了。

    各地的镇守太监, 河南的蓝忠、宣府的刘清、福建的邓原、浙江的麦秀等等, 都有谦洁爱民之名。

    总之,其中绝对没有汪直那样的神经病。

    大臣们上疏,让他罢免传奉官, 他也都罢免了。

    甚至于,陛下几乎把内阁抬到了高于六部的地位。

    众所周知,太祖罢相,就是要废除丞相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从此之后,除了太子储君,大明再也没有一人之下了。

    只是如此一来, 陛下就是一个人直接处理六部等事务了。

    太祖自然是没话说,可后面的皇帝可没有他这么强的能力。

    两京一十八省、九州万方多少子民,总归还是要有人帮他们处理政务的。

    所以,太监也识字了。

    所以,内阁也起来了。

    不过,内阁大学士终究也只不过是一个低品的官职,皇帝的顾问而已。

    皇帝想问的时候,问问你。

    不想问的时候,就懒得搭理你。

    最终的意见,裁决与否还是在皇帝手中,你不能有过多的言语。

    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他们是掌哪一方印、秉笔哪一支笔?

    他们是替天子掌印,为陛下秉笔。

    六部和内阁却不一样,咱么可是正经的朝廷大员。

    所以自从陛下登基即位以来,也颇多仰仗如今的内阁那几位。

    毕竟那么大年纪了。也确实资历深。

    朝廷么,说白了、不就是论资排辈的地方么。

    宁可论资排辈,也好过时不时来一场大洗牌吧。

    大家明君贤臣相得益彰,共谱佳话。

    唯一有些让人头疼的,就是陛下后宫的那些事。

    陛下后宫只有一个皇后,别无妃嫔,皇后也只生了一个皇子,这不够啊。

    而且这张家在外头欺男霸女、为所欲为,简直人神共愤!

    但要赵鸣说——“你们也不要太双标。”

    ——王公贵戚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不否认。

    ——但你们这些文武大臣,难道就是什么好东西么。

    说张家仗势欺人,你们家的儿子孙子就没有仗势欺人?

    “老百姓骂张家、骂老朱家那些蛀虫是应该的,但你们也配骂?”

    丘濬叹了口气,皇帝大了、有主意了,他们也很难左右。

    后宫之事也就罢了,毕竟是皇帝自己的家事。

    大明朝的外戚终究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还能翻了天不成。

    可似乎就是从今年开始,陛下突然就变了,转折十分明显。

    先是不肯上朝,一开始还找些理由,后面干脆连理由都不找了。

    当然,陛下虽然不上朝,事情还是办的。你要找他,是能够找得到的。

    可是陛下,事情要办,朝也要上啊。

    至于经筵,更是直接取消了。

    “陛下,每月三次的经筵,这是祖宗就定下来的啊。”

    赵鸣冷笑,朱元璋朱棣要是不乐意参加经筵,你们还敢非要他们参加不成?

    真是一群欺软怕硬的东西。

    给你们三分颜色,你们就敢开染坊了?!

    *

    西郊,大臣窃窃私语。

    “知道今天处决的都是些什么人吗?”

    “不是死囚?”

    大明也是有王法的好不好。

    如果不是死囚,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在如此正经的场合公开处决法人吧。

    最多只能私下把人弄死。

    规矩,就算你是皇帝,也得守规矩。

    如果是开国皇帝,可以不用那么守,毕竟规则也是你制定的。

    但后面的就没这么硬气了。

    毕竟皇位本身,也是规则的产物。

    就像自古以来,弑君篡权的不在少数。可当街弑君、喋血街头的,司马昭那是第一个。

    要不,怎么就你司马家遗臭万年呢。

    该、活该。

    “那个、那个……还有那个,都是贪赃枉法。”

    “贪点钱就要被砍头?!”

    “《大明律》,你没读过《大明律》么。”

    在大明当官,谁敢说没读过《大明律》。

    多少死?八十贯!

    八十贯,人头落地!

    都不用给他们细查,铁定不止八十贯吧,八百贯都不止。

    “陛下是仁君……”

    赵鸣:怎么着,砍贪污犯的人头我就不仁了,我就成暴君了?

    “就算陛下要杀人,何必如此大动干戈。”

    “陛下究竟想要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就是想让咱们看看。”

    看什么?

    看他们是怎么死的……

    所谓杀鸡儆猴,就是这个意思了。

    “陛下莫不是失心疯了?!”

    大家神色各异,不过位高权重的大臣们,见惯了风风雨雨,还是很能沉得住气的。

    不就是人头落地么,怕什么。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就叫气度。

    赵鸣姗姗来迟,大喇喇就往他的龙椅上一坐。

    本来是条件反射想顺势翘个二郎腿的。

    但是想到自己现在身份不同于以往了,要注重仪态,所以只能端正地坐着了。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坐的越版正、反而越是露了怯。

    真正位高权重的,他想怎么坐就怎么坐。

    我哪怕站在椅子上呢,你也得夸我是个大长腿。

    李广高声讲了一通。

    大概意思就是说,我大明的死刑一般都是砍头。

    但是砍头吧第一太过于血腥,二来这不留全尸,未免显得不大人道。

    当然,也有别的死法,比如炮烙、辕、磔、绞、斩、腰斩、凌迟等等。

    还有枭首,枭首和砍头差不多,但也不完全一样。

    枭首,不仅要斩下首级,还要在闹市悬首示众。

    “算了,还是砍头吧……”

    朝廷上下都在致力于免死,大概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他,朱佑,是一个仁君、仁君、仁慈的君主。

    而且,他是一个明君、明君、英明的君主啊。非常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所以他决定要改革死刑的方式。

    不砍头了。

    改枪毙。

    下面的刑部和大理寺的领导听得各个皱眉。

    枪毙?用火铳打?

    那不是比斩首还要残暴。

    没错,斩首是留不了全尸,可是用火铳把人打死,难道就能留下全尸了吗?

    而且万一没打到头,只是打了个腿,那岂不是还要痛苦个几日再死。

    那还不如直接砍头来的痛快呢。

    还有,这万一没打中呢?

    那边,神机营的人已经扛着火铳站好了。

    “这么远?!”

    “这起码有三十丈吧。”

    “这能打到人吗?”

    “他们手里是火铳吗?怎么比火铳要长?”

    确实早就听说皇帝这些日子都在研究火器。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宫里宫外的人都奉承着。

    怎么,这是研制出了什么新品种?

    “太远了,要是打不着人,怎么算?”

    果然,赵鸣考虑的很全面。很快李广就说到这儿了。

    打不到就打不到嘛,那就无罪释放。

    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众人面面相觑,还有这种好事儿。

    他们当中也有那么几个人,不是成日里经史子集,对火铳也有所了解。

    “就这个距离,火铳能打中十之一二就已经是运气了。”

    “可不是么。”

    十个人犯都被固定着,眼睛蒙住,但耳朵还是能听见。

    这肉眼可见的感觉,这些人的腿没那么软了。

    李广讲完这一通絮絮叨叨的。

    只听那边一声令下,十支燧发枪齐发,砰砰砰砰!

    一人一枪,没错、一枪而已。

    虽然,赵鸣对自己的宝贝十分自信。

    不过若有一两个失误,也算是情理之中。

    毕竟枪是手搓的,枪管都是铁匠打出来的,他也变不出一个兵工厂。

    而这些枪手,也不是狙击手。

    “三个。”赵鸣心想,“最多三个。”

    最多三个失误。

    若是十发十中、百发百中,那是老天都在帮他。

    砰砰砰砰!

    大臣们都伸长了脖子往前看。

    内阁六部那群领导,一是得稳重,二

    是年纪也大了。

    不管是伸脖子的长度还是眼神,都比不得年轻人了。

    那边的人检查了一通,回来高声汇报。

    “陛下,犯人都已处决。”

    要么是头部、要么是胸部。

    赵鸣点头,今天第一次开口,只说了三个字。

    “收尸吧。”

    管杀且管埋。

    第40章 垂死病中 惊坐起,在大明展示黑魔法……

    赵鸣小开杀戒的时候, 张宛和赵小照他们还在南下的途中欢欢乐乐呢。

    小照同学唱着歌儿、同杨慎撒娇,丝毫不知道自己愉快的旅程即将戛然而止了。

    而京城,那天的事过去之后, 在场的大臣小臣们脸色都不太好看。

    个别不太能够或者愿意控制表情的,脸拉的那叫一个长啊, 跟马脸似的。

    脸色那个黑啊,跟锅底似的。

    所以, 与其说是事情过去了。

    其实是一切才刚刚开始。

    中间发生的事不细表了, 反正没过太长时间,赵鸣就病了。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 就算你是穿越者也不行。

    “药呢, 我的药呢?”

    什么叫病急乱投医, 赵鸣这就是。

    他有系统没错, 也有药。

    处方药没有,非处方药都有。

    可赵鸣不是医生,这里别说三甲医院了, 连个社区卫生院也没有。

    他根本不知道, 自己到底生了啥子病?

    与其说是病急乱投医,其实是无医可投,只能自己瞎吃药。

    “今天吃绿的?”

    “没效果的话, 明天再吃这个红的?”

    他从系统里把一堆看上去对症的药,全都扒拉出来吃了。

    非处方药,应该吃不死人吧……”

    赵鸣垂死挣扎,要不,我吃点儿抗生素补一补?

    抗生素,在这里算不算是十全大补丹啊?

    有事没事来两颗, 什么副作用、耐药性都不提了,先保住命再说吧。

    哎,真不知道,究竟是对方给他下的毒药让他这么要死要活的……

    还是他自己乱吃药,给自己搞中毒了?

    或者两边都有?

    你问太医呢?

    没想到,这大明紫禁城的太医院,不光只有一个刘文泰。

    这遍地都是刘文泰啊!

    要这么说,那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这爷孙三人,死的也不算太冤。

    赵鸣迷迷糊糊睁开眼,然后又闭上了。

    头疼啊……

    “……救命啊……”

    “李……”

    是了,李广死了。

    太皇太后发怒之后,李广被“自尽”了。

    也许他是真的自尽,不是被逼的。

    毕竟当时他若是不自己去死,死法可就花样百出了。

    现在,他身边的内监许多都被以“李广党羽”的身份抓的抓、看管的看管起来了。

    历史上,死于非命的皇帝那是不胜枚举。

    疑似死于非命的皇帝,更是指数级别的增长。

    毕竟,在职场都容易被人下阴招、使绊子,让你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大明的官场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是你在牌桌、就是我在牌桌,而且大家随时都想掀桌。

    更何况在“宫”场呢。

    赵鸣想,谁啊谁啊?到底是谁要害我?!

    知道朱佑死的早,知道他死的蹊跷,知道他死的好冤。

    可这不是还有十年么。

    这才弘治七年啊,怎么他就要上天归西了?!这不合理啊!

    他来这里满打满算才半年,他的大业蒸蒸日上、指日可待。

    炼钢炉还没有全面铺开,他的新装备还没完全列装,他就要这样一命呜呼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怎么、你们这是想要换天子了?

    可是太子也是我儿子,你们这是要把我们父子俩给一起换了?

    “不行。”

    他不能死,他要是死了、老婆孩子怎么办啊?!

    “他们在南京……该不会……”

    赵鸣垂死病中惊坐起,他们该不会已经……不、不行!

    他其实已经记不得今天到底是哪一天了。

    自己掰着指头算了半天,大概是快到大年三十了。

    不能就这么认命,他在系统里翻了翻,找出一堆东西来。

    虽然身边的人都被换了,他们不听自己的话,但倒也不敢太无礼。

    现在是大明朝,可不是魏晋南北朝。

    这大明的前朝后宫、文臣武将,也不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不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咱们大明朝,太祖不过就是个要饭的,什么出身、不过就是那么回事。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太监送上饭食来。

    其实赵鸣这些日子都没敢吃他们送的东西,都是自己吃自己的。

    看着皇帝闹“绝食”很多日了,虽然有些虚弱,却确实还活的好好的。

    反正不至于今年就归西了、看不到明年的太阳了。

    “不吃饭,只喝水,也能活这么些天?”

    “既不吃饭,也不喝水,又能活这么些天?!”

    太监战战兢兢进了屋子。

    他新入宫不过几年,规矩也没有学全了,根本还不配伺候主子,谁知道这就……

    他们这些人,不是说选对选错、跟对跟错了,也不是说没有选择的余地。

    而是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陛……陛下……”

    只见皇帝盘腿打着坐。

    他把饭食的盒子放在一旁,知道皇帝不会搭理他,正准备退出,突然听到声音。

    “让兴王过来。”

    太监几乎以为自己幻听了。

    赵鸣依旧闭着眼睛——还要朕说第二遍?!

    不过这句话他没说。

    说出来、那就没这个意思了。

    上位者,从来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重复。

    突然间,只见皇帝前面爆起一大片白雾,太监吓的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赵鸣睁开眼睛,看了这小内监一眼。

    他尽量拿捏出那种居高临下、蔑视、没有一点点感情、仿佛在看蝼蚁的眼神来。

    这种眼神,他熟悉的很啊,不就是从前老板和领导的眼神么。

    那小内监赶紧慌慌张张出去了。

    赵鸣捂着嘴咳嗽了两下,你们不学科学,我搞点“神迹”那不就是手到擒来。

    没有放过火、没有爆过炸,那都不是个真正的化学狗。

    水+液氮

    液氮迅速气化、腾云驾雾,带你装逼带你飞。

    那时候,他和张宛在大学处对象的时候,他没少搞这些玩意儿俘获佳人的芳心。

    他们工科生一般在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都要金工实习,需是亲手磨一把锤子。

    具体是哪些工科专业,不好说。

    有的学校只有机械的要,有的物理专业的竟然也要。

    别以为简单,这锤子可不好磨。

    首先要打磨锤头,这还是个体力活,得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磨好长一段时间。

    如果一不小心磨歪了,就得从头再来了。

    既然是纯手工的,那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一把完全相同的小锤子。

    对工科生来说——“你的小锤子给了谁”,是一段青春的美好记忆。

    他的锤子自然是送给了张宛。

    一直到生了赵小照,张宛还一直用这把锤子锤核桃吃呢。

    赵鸣还沉浸了从前和张宛的甜甜蜜蜜之中,那时候没有赵小照,真是纯情的很。

    后来,就1+1<2了。

    “皇兄……”

    一个年轻的声音在外面响起,自然是兴王了。

    这位小王爷估计有点怕,离的远远的,模模糊糊的连脸都看不清楚。

    “皇兄。”

    赵鸣说:“过来。”

    ——长兄如父、现在老爹死了,我就是你亲爹,赶紧过来。

    兴王朱祐杬踟蹰,似乎有些不敢。

    他今年十八岁,两年前已经娶妻,算是成家立业了。

    此时屋内还残留一些白雾,显得盘腿坐着的赵鸣颇有些高深莫测的意味。

    “老四…

    …”

    在咱们这地界,一向都是嫡长子继承制。

    所谓的立嫡立长,从来不流行什么立贤。

    毕竟对于皇权来说,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立长,那板上钉钉的,除了他死。

    所以大家就该躺平的就躺平,安安生生享受富贵荣华。

    可你要是立贤……那不好意思,大家可就要卷起来了。

    当然各种原因的“弟弟”上位的也不少,尤其是行二行四居多。

    比如行二的,杨广、李世民,甚至武则天也是家里的二女儿。

    行四的,朱棣、胤禛、弘历。

    有了朱棣前车之鉴,明朝皇帝防范一下老四理所应当啊。

    “老四,朕平日里对你不薄。”

    ——朱标:老四啊,大哥我平日对你也不薄啊,你就是这么对我儿子允炆的?

    本来今年兴王就要就藩了,要不是他妈邵贵妃病了,苦苦求情,他根本不应该还留在京城。

    兴王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三哥,我……”

    不叫皇兄、改叫三哥了,这是要打感情牌了?

    赵鸣本来就不擅长同人家打机锋,话里话外、各种意思,要分析个三天。

    偏偏大明官场这些老货,各个都是深谙其中之道的好手。

    赵鸣同他们说些大实话,就差掏心掏肺了,结果他们各个都不信。

    他自己也想听一些大白话,他们一个两个都死活不肯说,真是心累啊。

    算了,话不多说就是干。

    赵鸣站起来,稍微动了动手,然后走远了一些。

    此时,兴王正低头,也不敢多说话。

    不知怎么的,耳尖一动,且闻到了一股怪味。

    他条件反射地抬起来,立刻一声惨叫。

    “啊!啊!!”

    眼前是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的诡异景象。

    只见前面莫名冒出一大串触手,舞动着四处张牙舞爪。

    他尖叫一声,几乎要晕过去。

    而外头听到声音的太监宫女一进门,也看到这跨次元的一幕,顿时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这叫法老之蛇,**受热分解,有些许化学常识和常刷抖音的都知道,是膨胀反应中最有名的一个。

    别说在大明了,就算是在现代,也能吓着不少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

    更何况他用的还是重铬酸铵加火,反应更强烈,仿佛突然从地上冒出了一大串外星生物的触角,视觉冲击相当震撼。

    当然,这东西有毒,所以赵鸣立刻闪开了。

    兴王他们虽然腿软,但跑的也快,问题不大。

    看着远处一大片触角,赵鸣啧啧。

    “刚才的液氮气化,瞧着还像是修仙的。”

    这个法老之蛇,就像是搞黑魔法的了。

    他这算是仙魔双修了。

    我在大明展示黑魔法。